業務挑戰

解決方案

領導階層

資源中心

關於DDI

聯繫我們

人才盤點最常見的五大誤區

>資源中心>前沿洞察>人才盤點最常見的五大誤區

人才盤點是近年來大家越來越耳熟能詳的一個詞,談到選拔晉升人才、搭建人才梯隊、制定發展計畫等等人才管理相關的事項,大家都會想到人才盤點、在環境變化增速的當下,人才管理要跟上這種速度,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更快、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所需的合適人才,甚至有預期性的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要回答這些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都把希望寄託於「人才盤點」。

要做好人才盤點,必須避開這五大迷思.jpg

 

至關重要但成效不彰的人才盤點

「好」的人才盤點,能夠帶來的價值是多樣的,對組織來說,能夠:

•  了解現有領導者是否做好準備,滿足企業當前和未來的戰略需求

•  定期衡量組織人才梯隊的健康度,了解到問題所在,幫助企業「提前」做好人才儲備

•  識別高潛人才,加速人才評估和發展,幫助人才為「下一個」職位做好準備

•  為最為關鍵的職位,識別出近期可能的接班者人選

切換到個人視角,人才盤點同樣能幫助人才。第一,將自己的職業興趣與成長發展的機會結合起來;第二,了解自己的優劣勢,找到差距點和未來的提升方向。

 

雖然人才盤點能夠帶來許多價值,也被寄予厚望,然而,人才盤點卻似乎很難如我們所期望的那樣,給企業帶來足夠的人才儲備,以應對快速變化的環境,獲得持續的成功。根據DDI「2021大中華區全球領導力展望報告」,企業在人才儲備方面仍然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僅有11%的全球HR表示企業擁有足夠的人才儲備,也僅有34%的CEO表示,所在組織的初階領導者的水平「非常好」或「優秀」,38% 的 CEO 表示,所在組織的中階領導者水平「非常好」或「優秀」。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人才盤點中最常見的五種誤區。

人才盤點中最常見的五種誤區.jpg


人才盤點誤區一:盤點的目的不清晰,為了盤點而盤點


從理想狀態來說,人們做事往往都是從一定的目的初發的,尤其是在工作環境中,左任何事情都應該是有目的和對應價值的。但現實往往不同於理想,當人們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時,也可能會「手快於腦」,比如:

  • 別人家都做了/最近產業裡很流行,我好像也應該做一下;

  • 老闆交代了要做這件事,管他原因是什麼,做就是了;


許多企業在人才盤點方面的情況也是類似,常常會出現在想清楚目的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手制定計劃和採取行動。然而,人才盤點往往涉及面較廣,需要HR、業務經理和高階領導者等角色的參與,每個人在過程中都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並投入相應的時間和精力,如果人才盤點目的不明確,那麼就很難確保這些投入的有效性,並且也很難就人才盤點的結論達成共識。

 

正確解法: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前期稍微多一些的思考和判斷,將幫助我們在盤點過程中節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當前組織的情況並不適合進行人才盤點,或是人才盤點根本不能解決組織當前最為緊迫的問題,那麼,「無為勝有為」不做盤點才是最好的選擇。以下幾個簡單的問題,也許能夠幫助我們快速釐清盤點目的:

  • Who:人才盤點的對象是誰?為什麼?

  • Why:為什麼要做人才盤點?能夠帶來什麼價值?如何衡量結果?不做會如何?

  • What:應該針對人才的哪些方面進行盤點?和業務的關聯是什麼?

  • When:現在的時機,是否適合做人才盤點?什麼時候做盤點更合適?

等以上問題都明確了,再來解決「How」的問題,也就是:如何進行人才盤點?應該採用哪些工具/方法?具體的計劃該如何制訂?

 

人才盤點誤區二:數據不準確,或無法正確解讀


想要做出正確的決策,就需要依賴於準確的數據和資訊。在人才盤點中也是一樣,如果輸入的人才資訊本身就是錯誤,或者是過時的,那麼我們也不能期待在後續的討論中能夠得出準確的結論。


對人才的錯誤判斷,不僅僅意味著對人才盤點過程中所投入人力和時間的浪費,更可能會帶來後續一系列的用人風險,如:把錯誤的人放在了不合適的職位上、埋沒高潛人才而導致的人才流失等等。人才數據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比如:

  • 採用了「錯誤的」數據,比如;過於主觀的、單視角的評價,或者是許久沒有更新、已經過時的數據,都不能反映當前的真實人才情況;

  • 雖然數據是準確的,但是沒有「正確解讀」,比如:誤解了某些能力的含意,或是對分數高低的解釋出現偏差等等;

 

正確解法:

要避免這種情況,以下兩點可以供我們參考:

1. 盡量保障所參考人才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一方面,可以參考多個視角的數據,以獲得對人才盡量「客觀」的評價;另一方面,則應該持續收集人才相關的數據,並且在盤點中關注數據的時效性,盡量使用近期的數據,並結合歷史數據判斷人才發展的趨勢情況;

2. 引入專家,或者賦能內部,以獲得對人才數據的正確理解。在對人才數據進行解讀十,最好不要「望文生義」,全憑個人的主觀理解來做出解讀,而應該充分了解其含意與背景。當然,在呈現人才數據時,我們也應該注意盡量「講人話」,避免可能出現的歧義。

 

人才盤點誤區三:盤點花費過多的時間


對於非常穩定、變化不多的組織來說,時間其實並不是個特別嚴重的問題,組織可以拿出很多的時間,仔細、深入的對人才進行盤點。但是在這個「變化」已經成為常態的時代,很難有組織能繼續保持這種穩定的節奏。

在此情況下,如果人才盤點繼續花費過多的時間,那麼將難以跟上組織人才需求變化的腳步。同時,也不利於激發人才的活力——如果高潛員工等了很久,卻沒有看到發展的機會,他們可能就會考慮到別處看看機會。

 

正確解法:

更快速、靈活、動態地進行人才盤點,將有助於我們避免這種問題:


1. 提高週期性人才盤點的頻率。
最好能夠與組織的業務盤點周期保持同樣的頻率,對於一些業務調整非常迅速的組織,甚至可以每年四次盤點。

2. 跟著業務的節奏來組織非週期性盤點對於處於高速發展期或是業務轉型期的組織,人才需求具有不穩定性,因此應該跟隨業務需求的變化來及時安排人才盤點。在此情況下,即是時間緊張,難以把所有的相關人員聚集在一起對人才進行討論,也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來溝通對人才的看法。

3. 借助相關的系統工具來提升人才盤點的效率如:專業的人才管理系統和辦公協作系統等,能夠助力我們進行高效的盤點。例如DDI Talent Dynamics人才管理系統就開啟了人才建模、人才測評、人才盤點的人才管理流程閉環,以業務為出發點,以終為使地實現人才盤點效率和效用的最大化。

 

人才盤點誤區四:共識不足或達成「虛假的」共識


基本上所有與人才盤點相關的書籍或文章,都會強調ㄏ的重要性。但在現實工作中,要達成共識往往需要業務經理的投入和充足的溝通,而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與業務相比,人才盤點相關的任務似乎永遠顯得不那麼「重要且緊急」,因此業務經理常常希望檢化盤點流程,以及投入更少的時間。如果因此我們就放棄了充分的溝通和討論,那麼雖然業務經理在盤點初期可能會趕到輕鬆,但卻也可能會在整個專案過程中降低自己的投入度,甚至不認同盤點的結果。還有一種更具有隱蔽性的情況,那就是雖然達成了共識,但這種共識卻是「虛假的」,例如:

  • 為了怕得罪人/刻意迎合某些人,而隱藏資訊,或者贊同這些人的觀點;

  • 私下做一些利益交換,「如果你投票給我選的人,我就投票給你選的人」

 

正確解法:

充分的溝通、討論和有效的盤點流程設計,可以幫助我們盡可能規避以上這些情況:

1. 向盤點相關的人員(如業務經理、高階領導者等)充分強調人才盤點的價值,確保在專案出其獲得足夠的支持。


2. 充分的溝通是怎麼強調也不為過,畢竟真正管理人才的人是業務經理,所以要確保和業務經理充分地進行資訊同步和溝通,同時也要增加業務經理的參與度,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責任。


3. 盡可能收集多視角的資訊做為佐證,透過對盤點流程的巧妙設計(如匿名的資訊收集,控制盤點會的參與人員等),以避免「一言堂」的情況產生。

人才盤點誤區五:沒有定義後續的步驟或舉措


即便做好了人才盤點專案的各個環節,但如果盤點專案結束後就真的結束了,而沒有後續的步驟或舉措,那麼所有的功夫也不過是「走過場」。對企業來說,這種「走過場」相當於發現了問題,但不解決問題,也就是對資源的浪費;對個人來說,則意味著可能喪失對企業的信心和信任,比如:

  • 看不到個人發展機會和路徑,從而喪失工作的動力;

  • 不再願意參與和配合類似的盤點或發展專案;

 

正確解法:

這一誤區的破解之道非常簡單,那就是「記得去做」:

1. 根據人才盤點的結果,明確後續的行動計劃,包含任務、時間節點、負責人等。
2. 定期對行動計劃進行追蹤和跟進——只有落實了的計劃,才能真正帶來價值。
3. 同樣地,為了提升這一過程的效率,也可以借助專業的人才管理系統或專案管理系統等。


關於DDI  Talent Dynamics

DDI人才管理系統 Talent Dynamics一體化系統以業務為出發點,以終為始,開啟了人才建模、人才測評、人才盤點的人才管理流程閉環。同時,全留程的人才數據及時保留,行程一體化的數據閉環,讓企業更好地通過人才數據洞察組織現狀,從盤點數據洞察未來,真正時線人才管理效用最大化。

*本文為DDI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注出處!

韓冰瑩

DDI數位化產品內容研發總監

發佈時間:2023-01-06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掌握最新的領導力洞察

訂閱

推薦資源更多

掃描QR Code
加入DDI Line官方好友

如何幫助您?請致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