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挑戰

解決方案

領導階層

資源中心

關於DDI

聯繫我們

2025 GLF全球報告|HR如何建立接班人計畫:三種接班人策略及六大步驟

>資源中心>最新動態>2025 GLF全球報告|HR如何建立接班人計畫:三種接班人策略及六大步驟

領導人才儲備並非偶然發生—它需要策略和遠見。根據 DDI《2025 年全球領導力展望|全球報告》 ,80% 的組織對其人才儲備缺乏信心。在一個快速變化、人員流動、倦怠和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建立接班人計畫對於未來的成長和穩定至關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將提供一個實用、有研究基礎的流程,幫助 HR建立更強大的領導人才儲備。

什麼是接班人計畫,為什麼你需要它?

班人計畫的重點在於確保您在需要時,有合適的人才準備好擔任領導職位。這不僅僅是一項 HR 工作—更是必要的業務需求。
 

與著重於應急短期的「替補計畫」不同,接班人計畫是一種培養高潛力人才的長期策略。這種方法建立領導的連續性,保留公司文化,並預防發生代價高昂的領導者過渡混亂。
 

沒有接班人計畫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從失去頂尖人才到穩定性和績效下降,沒有接班人計畫本質上是一場一觸即發的危機。有效的接班人計畫是管理領導者過渡、為意外做準備和建立組織韌性的最佳工具之一。

三種接班人策略以及最推薦的策略 

接班人計畫主要有三種方法。其中一種能帶來最高的投資報酬率 (ROI)。 


1. 無所作為(務必避免 

這看起來可能令人驚訝,但許多組織傾向於無所作為。這種被動的做法會帶來巨大的風險。如果沒有接班人計畫,您的公司將無法準備好填補重要職位。而且,潛在的接班人也將缺乏晉升所需的技能或支援。 

選擇這種方式,不確定性將成為常態。頂尖人才可能會感到停滯不前而選擇離職。留下來的團隊也會失去動力。公司文化也會受到打擊。雖然組織缺乏正式策略的情況並不少見,但這是一條務必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的道路。

2. 從外部招募 

有時候,從外部招募人才可能是正確的選擇。例如,當某個職位需要特殊專業知識或外部視角。但這種策略通常成本高昂,且失敗率也很高。 

高階職位的失敗尤其普遍,事實上,高達 50% 的外部高階主管招聘最終失敗。文化不契合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從外部招聘一位新領導者,即使他具備正確的專業能力,但如果他的風格與公司文化格格不入,可能會發生像「器官移植排斥」一樣的結果,這可能會擾亂團隊並阻礙進度。

3. 內部培養(如果做得好,投資報酬率最高 

最有效的接班人策略是從內部培養領導者。當有意識地執行時,它能帶來最高的投資報酬率。 

報告指出:從內部培養領導者的公司,其績效超越同業的可能性高出 2.8 倍。

這種方法讓您可以在已知的預算內運作,同時保留頂尖人才並強化公司文化。它從內部建立領導韌性,保存組織知識,並在職位空缺之前為人才準備好所需的技能。 

內部培養領導者是經過驗證的最佳做法,擁有最高的成功率和最好的成果。 

如何建立接班人計畫:強化領導人才儲備的 6 個步驟 

我們已經了解從內部培養領導人才會帶來最好的結果,但該如何開始呢?或者,企業如何改進現有的流程?

讓我們一步步地探討這個六步驟流程,培養頂尖人才成長,並為組織創造持久的韌性。

步驟 1:將接班人計畫視為業務優先事項


接班人計畫只有在
高階主管與人資部門建立夥伴關係時才能發揮作用。擁有高階主管的支持代表,建立接班人計畫不只是一個人資專案,更是對企業至關重要的倡議。 

首先問自己:「我們的高階團隊是否將人才儲備視為重點改進項目?」用數據連結領導人才缺口與業務風險,並透過明確指標爭取組織認同。

步驟 2:界定各層級的領導成功標準 


每個層級的領導成功標準都不同—對基層主管有效的方法,對高階主管來說可能就不適用。
首先,要界定在每個階段,卓越的領導力是什麼樣子。雖然許多核心能力保持不變,但領導者應用這些能力的方式應根據其角色和影響力而有所不同。例如: 

  • 基層主管負責組織和規劃工作重點,指導個別貢獻者。 

  • 中階主管將策略轉化為團隊執行。 

  • 高階主管為企業設定策略方向。 

目標是相同的,但執行方式必須與每個人的職責範圍和影響力保持一致。 

只要各層級的成功標準明確,並與業務策略及未來需求連結,發展與接班計畫就能確實支撐公司的核心目標。

步驟 3:及早辨識高潛力人才 


清晰、客觀的流程對於接班人計畫的一致性及避免偏見極為重要,使用
客觀標準,而非「直覺」,來尋找高潛力人才。 

在人才盤點時,同時審視績效(他們目前如何達成結果)和潛力(他們成長以應對新挑戰的能力)。 


步驟 4:利用客觀數據評估準備度 


這一階段常讓多數組織感到困難,沒有數據如同對著移動靶亂投飛鏢。
建議採用沉浸式行為評估,能準確衡量未來職位的準備度,為HR與高階主管提供具體、前瞻的洞察,也協助領導者聚焦並加速自身成長

步驟 5:透過針對性發展培養人才
 

明確找出領導者的待發展項目後,就設計發展計畫來彌補能力差距,這對於加速領導者準備好晉升至關重要。圍繞著領導者最需要應對的挑戰、能力和技能來建構發展計畫。例如,當領導者晉升到更高階的職位時,他們必須學習如何領導自己、領導團隊、領導業務,以及在更大的網路中領導 

結合高影響力的團體體驗、同儕學習與個人化輔導,有助於提升發展成效。當領導者明確看見發展與目標及工作連結時,投入度也會提高。 

步驟 6:維持與擴展 


接班人計畫不是一次性的專案,而是持續衡量、審查並由高層參與的循環過程。在培養領導者時,要建立成長文化,而非僅將接班人計畫視為補位清單。
 

定期進行接班人審查,可評估人才庫、辨識風險並持續優化流程,確保決策正確、動能不斷。 

各層級的接班人計畫 

當多數人提到接班人計畫,往往只想到高階主管的交接,但最有效的領導人才儲備應從更早期開始,並涵蓋組織各個層級。 

接班人計畫不僅適用於高階主管。事實上,最大的人才流失風險可能潛藏在更基層。21%的高潛力個人貢獻者計畫在一年內離職,若缺乏成長機會,離職可能性更是高出3.7倍。 

因此,人才儲備必須提早布局。接班人計畫應涵蓋高績效的個人貢獻者、基層主管、中階經理,最終才是高階主管。若未及早啟動,未來的領導者可能在還未成長茁壯前就已離開。 

將接班人計畫擴展到所有層級,有助於建立更堅實的領導人才管道—只要方法得當,其投資報酬率將極為可觀。

接班人計畫的投資報酬率:做好就能獲得豐厚回報 

建立領導人才儲備不僅是最佳實踐,更能帶來可衡量的業務成果。內部培養領導者的組織,其績效優於同業的機率高出2.8倍。 

有效的接班人計畫同時提升員工留任率與敬業度。當領導者擁有與業務需求緊密連結的發展路徑時,更容易留下並持續成長。內部候選人擔任領導職務時,憑藉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和既有的組織知識,可降低風險並加快影響力的發揮。 

穩固的人才管道也能減少外部招聘所帶來的高成本與高風險。儘管接班人計畫的投資報酬率誘人,不作為的代價更為可觀—領導力斷層、人才流失與交接不順都會在時間中累積,進而侵蝕企業的長遠價值。


接班人計畫的4個常見陷阱(以及如何避免) 

即使是精心設計的接班人計畫,也可能遇到挑戰。以下是四個最常見的陷阱,以及避免的方法。
 

沒有客觀數據 

缺乏客觀數據時,接班人決策往往流於憑直覺或個人觀點,導致不必要的風險與錯失良機。為避免此問題,建議運用領導力模擬,評估領導者對未來職位的準備度。這類評估能產生兩大成果:一是客觀數據,協助人資部門深入掌握個人及團隊的人才現況;二是具體可行的個人化回饋,幫助領導者認識自身優勢及待發展之處。透過這些洞察,可為更明智且策略性的接班人計畫奠定堅實基礎。
 

請參考DDI解決方案「儲備人才選拔」 

 

發展體驗不一致 

當發展機會零散且缺乏整體策略時,領導者難以持續投入,也難以建立堅實的人才儲備。為避免這類情形,應採取一致且結構化的方法,結合團體學習與一對一輔導。將發展計畫連結至具體的業務需求及個人成長目標,能更有效協助領導者為未來的角色做好準備。

缺乏持續的架構 

接班人計畫並非一次性的專案,而是一項持續性的策略。若缺乏長期架構,初期的努力很容易失去動能。為確保領導力發展持續推進,應定期與關鍵利害關係人審查進展,隨著時間更新相關數據,並建立持續投資於各層級領導力發展的組織文化。 

缺乏透明度 

對於誰正在接受培養以及培養原因缺乏透明度,容易讓頂尖人才感到失望,甚至尋求外部機會。應將重點從「高潛力」標籤轉移到有目的的培養上,並在加速他們技能與未來職位準備時設定明確期望。這不僅展現人資部門對人才發展的承諾,也有助於提升接班人選的留任率。 


 

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掌握最新的領導力洞察

訂閱

推薦資源更多

業務諮詢
電話聯繫

如何幫助您?請致電

訂閱快訊